2010-06-28 12:03:16 中國企業(yè)家 【大】【中】【小】 評論:[0] 條在一年一度的股東會上,外有勞工團體的抗議、內有股東對于富士康大幅調薪的質疑,對于四面八方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郭臺銘一改疲憊、信心十足地說, “這次事件讓我學習到很多,我們要正視中國90后的年輕人需要,并且利用年輕人思想開放、創(chuàng)造力豐富的特色轉型!”
郭臺銘
習慣了霸氣、獨斷的郭臺銘,如今不得不暫改往日張揚,但他出招依然凌厲
他向來敢做敢想,快意恩仇,常呈現出截然相反的兩面:既嚴苛又寬容,既節(jié)儉又慷慨,既暴躁又溫和,既狡詐又單純。他最大的對手是自己。郭臺銘是一個缺乏 “灰度”的人,這是他最大的優(yōu)點,也是他最弱的軟肋。
5月28日12點,會議室的門開了,郭臺銘陪一位官員走出來,表情謙恭,甚至木然。他穿一件深色西裝,面色蒼白,行動遲緩,似又憔悴幾分,記者叫他兩 次,他居然沒有聽見,后來才緩緩回過頭,連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們實在不方便,不方便?!?br>
他無心回答任何問題,只自顧自地念叨著,“關愛,關愛,關愛,關愛”,“(我們現在)還是要首要處理這個事。”那一刻,令人感覺“成吉思汗”也會傷透腦筋、無可奈何。
一輛豐田商務車停在大門口,郭臺銘安排諸位高管上車:“李金明坐這兒,何友成坐那兒……”略帶顫巍巍的動作中,仍透露著家長式的尊嚴與風度。幾位高管依次上車后,他跟著上車,面向對方坐定,車門緩緩關上時,他又向外望了一眼,神情復雜。他看慣風起云涌,數十年都在逆境中拼殺,可此刻,誰又能讀懂這位 60歲老人的心?
在集團內部,跳樓事件代號為“TL”。郭的一位朋友透露,“‘TL’是郭臺銘遭遇的最痛苦挑戰(zhàn)。之前有過更困難的局面,但他至少知道對手在哪里,癥結在哪里。知道對手,他總能夠擊敗,知道結,他總能夠打開,可現在他面對的是一個看不見、摸不到,又不知什么時候跳出來扎你一槍的敵人?!?br>
雙面性
郭臺銘所欣賞的大陸企業(yè)家任正非三年前也曾面對類似敵人。華為與富士康一墻之隔,同樣以管理嚴格著稱,2007年前后因連續(xù)發(fā)生員工跳樓、猝死事件,社會評價跌至極點,整個公司生產經營都產生紊亂。任痛定思痛,反思很久,并寫下“管理的灰度”一文。
任正非寫道: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jié)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來自灰度、妥協(xié)與寬容。他認為,如果變革太激進、太僵化,沖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其實就是缺少灰度。有時方向雖然堅定不移,但并非一條直線,甚至會劃一個圈。
任正非、柳傳志、張瑞敏,這些中國大陸企業(yè)家,他們所創(chuàng)立的企業(yè)規(guī)模雖遜于郭臺銘,但在細細咀嚼自己的痛苦后,通權達變的智慧,卻在郭臺銘之上。
郭臺銘是一個缺乏“灰度”的人,這是他最大的優(yōu)點,也是他最弱的軟肋。
他一生敢做敢想,快意恩仇,因缺乏灰度,常呈現出截然相反的兩面,既嚴苛又寬容,既節(jié)儉又慷慨,既暴躁又溫和,既狡詐又單純。這是一個發(fā)脾氣時令人做夢都不想遇到的老板,也是一個在發(fā)獎金時令人做夢都希望遇到的老板。
郭臺銘罵起下屬來毫不留情,雖然臟話只限于“他媽的”,動作僅限于摔杯子,不過聲音洪亮,氣勢逼人。而且他只罵最親近的人,如果一個低階主管犯錯,他很少直接指責,而是把其上司傳喚來,罵個狗血噴頭,面色蒼白的低階主管就一直站在旁邊?!澳亲涛墩媸潜攘R我難受多了?!币晃挥羞^這種“慘痛”經歷的課長說。
對某些道德標準,他達到了“潔癖”的程度,例如誠實、信用、責任心等,要是他認為一個下屬道德上存在這些瑕疵,那對方也就離出局不遠了。郭臺銘一直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心存不滿,原因之一是他認為王在競爭中采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富士康與比亞迪那場曠日持久的官司遠未結束。
郭臺銘樹敵無數,不僅與他兇猛的商業(yè)策略有關,往往也是口無遮攔。巴菲特投資比亞迪之后,郭臺銘就公開質疑,隔空發(fā)問其是否敢開比亞迪的車子上班。
一位跨國公司高管曾是郭臺銘的供應商,對郭的直來直去印象深刻,“他想和你做事情,就很熱情,不想和你合作,就絕不會和你多羅嗦。”
發(fā)妻林淑如2005年去世后,郭臺銘傷心欲絕,3年后與舞蹈老師曾馨瑩再婚時,先去亡妻墳前拜祭,數度哽咽,公開說老妻在心中永遠排第一,“雖然現在有人來接班,但她也永遠是第二?!蹦茉谛禄槿杖绱苏f話,可謂坦率到極點。
他從不掩飾性情。2007年二弟郭臺成罹患白血病病逝,一周年忌日時,郭臺銘伏案失聲,稱對不起弟弟,“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事,我都叫你去做,你也忍氣吞聲做了,你最能夠體諒我這做大哥的難處?!边呎f邊哭,淚灑前襟。
郭臺銘的慷慨也同樣有名。除了廣為人知的尾牙盛宴外,還常有出人意料的“揮金如土”。2010年1月22日,他從越南趕回深圳參加集團年終晚會,晚會上集團魔術師晁磊剛表演逃脫術,郭突然給他增加了難度,要他反拷雙手,從木箱中逃生;此前晁磊剛從未如此表演過。他讓心血來潮的老板弄得昏頭漲腦,勉強表演成功,郭臺銘立刻親自遞上十萬元支票,還讓他去臺北演出,環(huán)島七日游,并提出要做他結婚時的證婚人。
最能寫照郭臺銘雙面性格的,莫過于他所經常提及的八個字“胸懷萬里、心細如發(fā)”。2002年底的聯(lián)歡會上,黨委副書記李永中將其稍加變化做了副對聯(lián):“心細如絲釋科技奧妙,胸懷萬里領資訊風騷”,郭大悅,立即獎勵10萬元,可見他這對八個字的欣賞。
郭一直努力在集團內營造一種道場般的氛圍,公司餐廳、廠房、宿舍、報欄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語錄”,多數以“總裁訓示”為開頭。訓示內容從經營之道到人生哲理無所不包,他或許希望借此能夠讓簡樸、堅韌、勤奮、進取成為公司統(tǒng)一的文化,這也是他所一直篤信的價值觀。
然而,員工們似乎不喜歡那些無處不在的“語錄”。一位員工對郭臺銘印象最深的是,郭在龍華園區(qū)全體員工大會上發(fā)言,稱自己以及高階主管都要多和大家在一起,與基層員工緊密聯(lián)系,了解他們在做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給他什么?!跋旅嬉幌伦泳蛧W然了,覺得他好了不起?!彼艽騽舆@一代年輕人的管理者,已不是個高踞在紫禁城之巔的帝王,而是愿意來到他們身邊,傾聽他們感受的人。
“總裁我”
郭臺銘的心結之一,是處理與本土干部的關系。按照他只罵“最親近人”之習慣,過去小范圍內開會常常不讓陸干參加,擔心自己一時摟不住火,罵了陸干,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再加上組織機構中,臺干與陸干搭班子,通常是臺干為主、陸干為輔,而且臺干是與鴻海簽協(xié)議,陸干則與富士康簽協(xié)議,前者股票更多,因此常有人指責富士康對兩地的干部不公平。如今主攻內需市場,必然要更倚重陸干。他專門做了“晉用本土干部”的講話,稱“沒有臺干,沒有陸干,只有能干?!币獱幦∵B續(xù)三年把每年臺干派駐大陸廠區(qū)的比例減少20%。
在郭的鐵腕之下,鴻海得以在成立36年后仍持創(chuàng)業(yè)狀態(tài)。
楊應超曾委婉指出:也有很多投資人非常擔心,(鴻海)會不會出現像乾隆皇帝后期的情形,乾隆說什么都對,種下了中國近代由盛轉衰的因子。這種擔心并非多余,一位富士康前高管曾不客氣地說,郭臺銘過去的傲氣源自自信,近年來傲氣源自自負,“有時會不切實際?!?br>
事實上,郭臺銘并非每一次投資都精準,十年來,平均每兩年出現一次投資失誤?!坝袝r是因為他決策快,有時是因為他高估了市場份額,有時候是因為上當受騙。其他同仁會對投資的案子提供意見,最后的決定通常他還是自己做,他的決定也簡單,往往就兩個字—‘干吧’!”
在沸沸揚揚的“鳳凰計劃”中,鴻海前前后后大概虧掉了2億美元。
翻閱郭臺銘講話可知,他習慣自稱為“總裁我”,一篇講話中有時要出現十多次,這個有點奇怪的自我稱謂,也將他對“帝王氣息”的追逐顯露無疑。
2009年11月26日,郭臺銘請大陸客人一起逛臺北夜市,問好、握手、合影、簽名的人把他圍了個水泄不通,有的攤主免費塞給他水果,稱看到他就會給自己帶來財氣,600米的夜市,他走了兩個多小時。同行的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企業(yè)所所長陳小洪問周圍的人,為什么這么喜歡郭臺銘,答案中重復率最高的前三條是“帥氣、成功、有愛心”,尤以女孩子如此回答的居多。
彼時的郭臺銘,與記者在深圳五洲賓館見到的簡直判若兩人。在這場風波之后,他愿意走出自己的紫禁城嗎?
【評論】郭臺銘:虎之躍
文 | 本刊特約撰稿 張殿文
過去Terry Gou這個郭臺銘的英文名字,比較常為國際科技相關報導的媒體所熟悉,但是現在連全球經濟學家都開始注意這個電子專業(yè)制造之王的動向。
郭臺銘屬虎,因其速度及攻勢,被媒體喻為虎及狐,這在近日再 度彰顯。放眼全球產業(yè)史,一家擁有80萬員工的公司在一周內二度調薪,薪資調升幅度高達一倍以上的絕無僅有。國外分析師也指出,中央支持加薪,一方面刺激國內消費,并減少依賴低價產品的出口;一方面也認為工人加薪有助減緩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經濟學家指出,中國工資的調整終將波及全球經濟。
“為了加薪之事,我有三個晚上睡不著覺!”6月10日,郭臺銘在股東會之后首度和臺灣媒體打開心防,他認為從富士康事件到本田車廠罷工,中國社會結構性的改變要發(fā)生,既然如此,他最后決定干脆讓薪資調整一次到位,他要將富士康提升為中國大陸各區(qū)高薪資制造業(yè)的前五名,這個想法,讓富士康轉換成主動出擊的企業(yè),一躍成為中國勞動薪資調升的推動者。
郭臺銘率先開始破過去“中國制造”的低廉形象,也引發(fā)日、韓、及港商的寒蟬效應,日本本田汽車在廣東至少有2家汽車零組件廠,再爆發(fā)罷工潮,計有 1500名員工無預警罷工。深圳市政府6月9日更宣布將基本工資,自7月1日起統(tǒng)一調升到1100元。
根據香港明報最新的調查,港資企業(yè)認為只能承受5%-7%的加薪幅度,若超過10%,港商的純益將急降一半。事實上當富士康宣布10月1日前領班薪資提高到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美國花旗環(huán)球證券馬上針對此一決定發(fā)布研究報告指出,加薪幅度“高得令人不敢置信”,預估郭臺銘的加薪決定將吃掉富土康 36%的獲利,但一向“快狠準”的郭臺銘已決定重新拿回主動權。
也難怪科技業(yè)內人士形容郭臺銘兩度調薪的“快”,不讓同業(yè)喘息;而調薪遠超過基本工資,且逼同業(yè)跟進,是郭臺銘的“狠”;而看準中國工人薪資上調趨勢,且算準第四季旺季缺工的現象將再重演,透過加薪,先凝聚員工共識,避免人員流動,這是郭臺銘的“準”,更重要的是,郭臺銘重新贏得勞工信任,盡管整個大陸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問題,是經濟現象,不是單純鴻海問題,但郭臺銘加薪后,中國制造業(yè)、服務業(yè)工資都會上漲,勞工也樂得調薪。
但是按照外資最猛的算法,富士康獲利恐被吃掉三分之一。不過郭臺銘認為,加薪從10月1日開始實施,三到九個月轉換期可能會有影響,年度沒影響。 “外面講會吃掉多少利潤?別小看我們鴻海!”郭臺銘還特別強調。有分析師也指出,鴻海犧牲短期毛利率,以穩(wěn)定供貨贏得客戶,反觀毛利再低,若不能穩(wěn)定供貨,品牌大廠不見得敢下單,這也是鴻海敢“賭”的原因。如此一來,同業(yè)難以用低價搶單,何況大家未來可能都要調薪。
“二十年前我們到深圳時,這里還是一個移民型城市!”郭臺銘感嘆說,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企業(yè)也應該完全轉型:從一個什么都要管、從員工三餐、住宿全包的“社會型企業(yè)”慢慢放手,給予年輕員工更大的空間,才能維持更好的員工關系。
在一年一度的股東會上,外有勞工團體的抗議、內有股東對于富士康大幅調薪的質疑,對于四面八方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郭臺銘一改疲憊、信心十足地說, “這次事件讓我學習到很多,我們要正視中國90后的年輕人需要,并且利用年輕人思想開放、創(chuàng)造力豐富的特色轉型!”
企業(yè)過去為了利用中國低價勞力,一攬數十萬員工的工作權、生活權、醫(yī)療權、感情權、娛樂權,未來鴻海會把這種照顧權慢慢還給員工自己和社會政府,富士康未來會像臺灣一般企業(yè)一樣運作,只供應兩餐!
郭臺銘認為,90年代后的年輕工人如果經過了完善的培訓,對于自動化、無人化生產方式可以進一步掌控,不只是組裝技能而己,而是可以負責操作設備、設計制具、書寫軟件、改善品檢流程等等,都可以發(fā)揮年輕人的創(chuàng)造力。
甚至工作五年后,年輕人如果想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富士康還會提供20萬人民幣貨物貸款、18萬的裝潢費給想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員工,以開拓其電子通路據點。
利用企業(yè)最大一次危機,從成本導向轉變成價值導向的企業(yè),郭臺銘借力使力一躍過微利的鴻溝。6月10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出席夫人的新書發(fā)表會時,談到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處理富士康事件,張忠謀首度發(fā)表看法,并不吝惜他對郭臺銘的肯定:“他是很杰出的企業(yè)家,”張忠謀還舉美國19世紀末至20 世紀初幾位大企業(yè)家如洛克菲勒、卡內基等人為例,“郭臺銘是臺灣可以和這些企業(yè)家相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