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8年非洲豬瘟進入中國以來,國內養(yǎng)豬業(yè)無論從規(guī)模、理念等方面都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同時豬價也呈現(xiàn)出過山車的變化。在這種環(huán)境下,如何能夠提高豬場的生產成績就顯得尤為重要。而PSY作為最重要的生產成績指標之一,如何對其進行快速提升成為行業(yè)內熱點之一。本文旨在剖析生產成績內部邏輯,對生產成績內部邏輯進行梳理,找到提高PSY的捷徑,供從業(yè)者參考。
關鍵詞:PSY;分娩率
隨著中國養(yǎng)豬規(guī)模深層次的變化,國內規(guī)模化養(yǎng)豬場越來越多,體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如何盡可能快速、簡單、高效的提高規(guī)模化養(yǎng)豬場的生產成績,從而增效降本,獲得利潤,進而最終減少養(yǎng)豬業(yè)對糧食的消耗,這成了中國養(yǎng)豬業(yè)需要深層次考慮的問題。
一、什么是PSY
PSY中文意思為平均每頭母豬每年所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shù),其計算公式為平均每窩斷奶仔豬頭數(shù)(Weaned piglets /Litter/Year)×平均每頭母豬年產窩數(shù)(Litter/Sow/Year)。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平均”,豬場在全年的某個時間段的PSY不能代表全年的PSY,甚至某個時間段的PSY與全年的PSY相差很大。PSY關鍵影響因素如下圖。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3725_36265.png)
豬場成本有很多因素構成,財會也有很多計算成本的方法如均攤成本、落地成本等。但大體上可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可從廣義上區(qū)分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基本固定不變的成本稱之為固定成本,如母豬每年消耗的飼料、設備折舊、基因更新成本等;而很容易發(fā)生變化的成本稱之為可變成本,如防疫成本、勞動力成本、營銷成本等。在PSY為18時,提高或降低PSY對成本的影響,詳見下圖。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3736_65640.png)
三、如何快速提高PSY
由上圖1可知影響PSY的關鍵因素為平均每窩斷奶仔豬頭數(shù)和平均每頭母豬年產窩數(shù)。影響平均每窩斷奶仔豬頭數(shù)有兩個關鍵因素,即產子頭數(shù)和成活率;影響平均每頭母豬年產窩數(shù)的主要因素為分娩率和7天內發(fā)情比率。
3.1 提高產子頭數(shù)
在生產實踐中,產子頭數(shù)受品系、環(huán)境等條件影響,而這些因素很多時候是無法改變的,因此產子數(shù)很難有質的改變。針對該種情況,多數(shù)措施是優(yōu)化查情配種流程,進而期望提高產子頭數(shù)。在這之前需要說明的是豬場必須找到一個符合自己硬件和軟件的生產制度,進而在生產制度壓力下篩選出適合自己豬場生產制度的、且生產成績好的母豬,進而逐步提高產子頭數(shù)。
使用5步法查情,該方法相對傳統(tǒng)方法更為有效。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3829_22786.png)
有統(tǒng)計在仔豬在產房死亡最重要的原因為壓死,導致壓死的主要原因為奶水不足。在產房清理、消毒、干燥的前提之下,需要對母豬采食量進行監(jiān)控并對仔豬進行分批次哺乳后和仔豬寄養(yǎng),減少仔豬壓死的幾率,進而減少仔豬在產房死亡率。
3.2.1 母豬采食量及注意事項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3847_10723.png)
1、最好的母豬飼料水平應超過藍線水平,表現(xiàn)低于平均母豬飼料水平應介于藍線和灰線之間。
2、母豬需要2.4-2.9千克飼料用于維持體況,0.47 千克每頭仔豬,從而獲得最大產奶量(第16天)。
3、哺乳8只仔豬的母豬在最大產奶量下每天只需6.5千克的飼料,哺乳14只仔豬的母豬在最大產奶量下每天需9.3千克的飼料。
4、哺乳第16天應達到最大飼料供給量。
3.2.2分批哺乳
1、仔豬在吃奶期間需要留在保溫燈區(qū)域內,仔豬學會使用爬行區(qū)——在吃奶期間和吃奶后,壓死的仔豬數(shù)量都會減少。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3903_80237.png)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3919_65021.png)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3927_71416.png)
1、寄養(yǎng)母豬在過去4至8天內產仔(不是斷奶母豬)。
2、4到8天大的仔豬轉移到剛斷奶的母豬身邊,這種母豬已經產仔21天左右了(中間哺乳母豬)。
3、每天減少2千克的母豬飼料供給量。
4、將12-48小時內產仔的母豬(產仔多的母豬)中較大的仔豬與寄養(yǎng)母豬(兩步式哺乳母豬)放在一起。
5、移動仔豬之前,確保其已吃過初乳。
6、確保寄養(yǎng)母豬接收的仔豬數(shù)量與移除的仔豬數(shù)量相同。
7、可以將體型很小仔豬與新生的寄養(yǎng)母豬放在一起。
8、較小的仔豬在被轉移之前必須吃過初乳。
9、如果不使用新產母豬喂養(yǎng)小仔豬,可以將小仔豬與正在產仔的母豬放在一起,以確保初乳的攝入量。產仔母豬的小豬可以從母豬轉移到另一頭產仔母豬。
![](/system_dntb/2022/12/27/20221227024022_98256.png)
2步寄養(yǎng)法
3.3 提高分娩率和7天內發(fā)情比率提高分娩率的前提是先要提高母豬斷奶后7天內的發(fā)情比例,有研究證明豬群7天內發(fā)情比例高其分娩率也相對較高,因此有提高7天內發(fā)情比例分娩率自然上升的這一說法(妊娠期間正常飼喂)。
3.3.1 母豬背膘
想要提高7天內發(fā)情比率需要對母豬在產房和妊娠期間的背膘進行檢查,營養(yǎng)是提高7天內發(fā)情比率的基礎。因此建議在斷奶時、妊娠30天、60天、分娩前2周進行背膘測定,建議背膘厚度為14-16mm。
3.3.2 短期優(yōu)飼、光照刺激及公豬刺激
有研究證明,對斷奶母豬或待配母豬進行短期優(yōu)飼、光照刺激及共公豬刺激可提高配種成功率及產子數(shù)。
1、短期優(yōu)飼
對于斷奶母豬建議斷奶后對其進行采食量最大化,從而恢復體況,促進排卵;對于后備母豬則需要優(yōu)飼14天,每天3.5 – 4千克,從而促進排卵。
2、光照刺激
無論后備母豬還是經產母豬都需要進行光照刺激,每天16個小時,光照強度為160勒克斯。
3、公豬刺激
使用公豬通過嗅覺、聽覺、視覺對母豬進行刺激,所用公豬為10月齡以上公豬且性欲旺盛,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查情,每天兩次。如有可能可以同時使用兩頭公豬。
四、總結
養(yǎng)豬的核心為增效降本,進而獲得利潤。本文通過對PSY構成進行了分析,結合豬場實際情況,提出了快速改善豬場PSY的關鍵點并提供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為豬場增效降本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R?m?lk (2017). Online. SEGES Videncenter for Svineproduktion. Retrieved 31/01/19. https://svineproduktion.dk/viden/i-stalden/management/faring/raamaelk.
2、Thorup, F.; (2013): Splitmalkning af nyf?dte pattegrise. Meddelelse Nr. 988. Videncenter for Svineproduktion., den rullende afpr?vning.
3、Thorup, F.; Nielsen, M. F.: (2017): Tilv?ksten falder, n?r de sm? pattegrise bliver hos egen mor ved kuldudj?vning.Meddelelse nr. 1099, SEGES Videncenter for Svineproduktion
4、Quesnel H; Farmer C; Devillers N (2012): Colostrum intake: influence on piglet performance and factors of variation. Livestock Science 146, 105–114